Monday 12 December 2022

滑行於粼粼湖面的燒鴨肉麵

一道好吃、夠味、又有層次的燒鴨肉,非它莫属。

“食鵝食鵝脾,食鴨食鴨胸”,鴨腿較小、較無肉,烹煮之後容易變“柴”(柴,乾乾無味硬崩崩的感覺),鴨胸,則長期處於絨毛的保暖之下;鴨仔滑行粼粼湖面之上,迎水而過,尤其是當季的肥鴨的鴨胸豐碩有肉汁,只要廚師的燒烤功夫好,當能燒出 肉汁鮮美、皮脆又有層次的廣式燒鴨風味。


Perfect combinations
一杯 濃度剛好,又能帶來順喉口感的 Cham Gao,往往就是能為 一頓唇舌飨宴帶來加分的果效。

老鄧游記

Saturday 29 October 2022

在KL也吃得到与砂劳越一模一样的叻沙

老友在前两天到砂劳越的猫城游玩。他下机后的第一餐,就是他mu名很久的砂劳越叻沙。

以下是他在群组内的食后感(大意是):“砂劳越的叻沙让我很失望,在我家附近的一家海南茶室里所吃到的砂劳越干盘面、砂朥越叻沙的味道一模一样。”

隔天清早,今早,我起床后的第一个 #慢早餐,就是打听他家附近的海南茶室的位址之后,到这家茶室吃砂劳越叻沙,过一过 “身在西马、舌在东马” 的尝味之旅。

叻沙,果然名不xu传。

汤头的味道,怎么说呢?很繁杂,层次感很深。浅汤入口,感受到5种舌部的刺激, 分别是 咸、辣、酸、甜和 浅浅的苦(像极了人生)。

食材方面,不只是有西马普遍对叻沙的基本印象:豆芽、豆腐卜、煎鱼饼片等,还加入了 煎蛋丝 和叉烧块。对了,这一碗叻沙的“甜”,就是来自于那干爽、厚片的叉烧。连一向不嗜肥肉的老邓,也一个不小心让其中一片“叉烧肥”在嘴里慢慢的溶化。

最后,不得不弹一弹那一小小一碟的伴酱;辣酱和一粒柠檬。

老邓是觉得汤头本身的辣味,已经很足够让老邓吃得直冒热汗。一口热气、一头热汗,直呼很爽。但,如果还需要为辣度再升值,可以用左手的食指与姆指用力的挤压那一粒酸桔子。 ba桔汁滴入那一小碟的辣酱之中,和一和(读成huo4,把两溶液均匀溶合的意思),再适量的加入砂劳越叻沙的汤汁里。这种调和度,简直把这一碗的美味提升至少两个位阶。

我回头,在群里回老友说:“果然是名不见经传,大隐版本的砂劳越叻沙”。

他回头给我个笑面😂,大意是 :“原来在KL也吃得到,和砂朥越本土口味,一模一样的叻沙。”




地址
雪蘭莪 首都鎮 愛回家海南餐館

Wednesday 28 September 2022

雪蘭莪 新古毛 英治時間以城市花園設計的小鎮

雪蘭莪 新古毛 , 是英治時期以 "城市花園" 設計的小鎮

有興趣? 來跟老鄧去走走唄~


初來步到,打個卡。

巴士車站 和 德士車站

巴剎(公眾市場)

後巷之一

美麗的窗户設計1

美麗的窗户設計2

 

堂号?

骑楼1

壁画


走下走下,午餐时间到。



老邓点了 道地的菜色。

satu corner sampai 


Infinity
無窮無儘的騎樓

Kuala Selangor 的旅遊中心,這橦建築也是早期的消防局所在。



The door


爬樓梯,到山頂。

爬樓梯2

爬樓梯3

林间小路

爬樓梯4



从山顶往下望

新古毛,乃是有文獻記載 以城市花園的概念而設計的小鎮 之一。

這城市花園的概念,是啥呢?

老鄧正在邊掃街邊思考之中。


邮局

邮局2

休闲公园

街道
山雨欲來,...

這種天氣,正正好在小鎮裡掃街、拍照、打卡。


taking a nap

Taking a nap

午後的小憇,是那麼的美好。

古毛人

福和客棧

福和客棧

吸引我眼球的,反而不是客棧。


落幕的沧桑感, 福和客棧 。

the door 门

The back yard
後巷



The windows

The pasar

骑楼2

早了一點的晚餐,在新古毛的王伍記 食 乾炒福建麵 和 一定要點的卤味。

卤味太好吃了


福建面 被卤味比了下去。


王伍记,老旧建筑、新一代的食客。

在王伍记吃过晚餐之后,也差不多要会去了。

你问说,日后老邓还会再来逛逛新古毛吗?
你觉得呢? 
(欢迎在留言区留下你的 新古毛 感想)

回到 <雪蘭莪> 首頁

Friday 23 September 2022

雪州 士毛月 2哥飯店 冰鎮古魯肉

士毛月 2哥飯店

今天出走KL, 來到雪州的 士毛月(Semenyik, Selangr) 試食 2哥飯店的 「冰鎮古魯肉」。讓老鄧和娘娘嚐到口感上的驚喜,這間店的 「冰鎮古魯肉」 實在是不錯吃。

口感很不錯,火熱的內心、冰冷的酥皮,酸甜適中的口感,讓人一口接一口的停不下來。

😉 

RM25/份

老鄧游記
Laodengyouji.blogspot.com

Monday 19 September 2022

客家炸肉咖哩麵 你未曾嚐過的山城咖哩味

「客家炸肉咖喱麵」
包你未曾嚐過的(新村) 山城咖哩味

士毛月 華小旁
客家新村

昨天在這檔食過炸肉乾撈麵之後,始終對 墙上掛著的那行「五香炸肉咖哩面 RM6」 念念不忘的老鄧,又來拜託 士毛月 了。

今天一大早,老鄧甫到步,立馬直奔這間位於士毛月華小旁,從路口數落第三間的客家食肆(第二間是咖啡茶檔)。

不一會,咖哩麵送上。
符合期待,沒讓失望。

老鄧把這張美食照送至朋友群的點評如圖:“客家炸肉咖哩麵,微甜中辣,配上sambal (辣醬)的獨特風味一流。”

獨特、好吃、意外驚喜。

有點9象是叻沙,但又不是叻沙;又不像是咖喱叻沙 的新村咖喱。
豆腐卜、腐竹、客家炸肉切片、飽滿的豆芽 和濃濃的叻喱湯汁 = 一碗實實在在的 山城叻喱。
典型的[山城叻喱]

注:
山城叻喱 = 多以道地食材為主,由於不靠海,食材中多以 猪、牛、羊或道地菜蔬或豆芽為點綴。

與山城叻喱明顯對立的另一種風味是 海風叻喱,多以蛤、蝦、蚌殼類食材為主的叻喱烹煮方式。

Sunday 18 September 2022

客家炸肉乾撈麵 士毛月新村華小旁

炸肉乾撈麵
士毛月華小旁,早市。

今天一早,爬起到士毛月用早餐。我們隨機找一間茶室,走著走著發現一家道地的鐵皮屋。就在華小的旁邊。

不說你不知,在新村的華小旁的,多數都是茶室,也最具有當地的飲茶特色。龍引也是、蕉賴11里也是、錫米山新村、甲洞新村等都是。往往這些位居華小旁的茶室,最具有當地的道地特色。

原因為何?

道理很簡單,在20世紀的新村時代裡,家長摸個大清早把孩子送上學之後,就近坐在茶室裡和隣里們吹吹水,爸爸們聚在一起抽根煙、喝杯西茶、咖啡,burst up before works。媽媽們抽個空八掛一下,東家長、西家短,其樂也融融。

所以華小旁的茶室是新村裡最先發展飲食事業(文化)的起源地。也是相隔近百年之後,我們到訪小鎮、新村時,最應該先“到此一游”的起點。

老鄧游記
Laodengyouji.blogapot.com
炸肉有點乾,但愈嚼愈香,甚有層次。
後面的紅牌是食肆的價目表

Saturday 13 August 2022

大马 柔佛 龙引有高人

今日经过龙引小镇,看到一家修车厂,想到车子好久没换过黑油了,于是就把车子开进去修车厂。

修车厂内只有一个大胖子小哥,超级胖的小哥。

我:“请问有什么黑油适合我这台车的吗?”

胖小哥耸耸肩膀说:“不懂。”

我愣了一下,指着架子上的两款黑油继续问:“请问这两种黑油有什么不同?”

小哥继续耸肩:“不懂。”

我又愣了一下,不死心的问:“那你们这边换黑油多少钱?”

小哥终于多说了几句话:“这个要等我老板回来才知道,其实这边再走前一点还有一间修车厂,你可以去那边问看看,如果可以的话你再倒回来也是可以的。”

好深奥的一段话啊,小哥究竟是在暗示什么呢——“去别家修车厂问问看,如果可以的话再倒回来也是可以的”???

听完这段话,林北就向小哥告辞,往下一间车厂前进。

来到下一间车厂,一个年轻小伙子迎了上来,我问他有没有适合的黑油给我的爱车以及换黑油的价钱,他让我等一等,只见他掏出手机打了个电话,叽里呱啦片刻之后,他挂断手机对我说:“125块,包黑油、filter 和人工。”

我说“好”,他拿了一罐100号请我喝着先,说再让我等一等,他要骑摩托车出去拿黑油。

真是一个奇妙的小镇啊,换个黑油也要九弯十八拐还请喝汽水......

此时车厂内就只剩下我、一个修车师傅和一个在等师傅修车的顾客。

修车师傅问说:“你从哪里来?我没看过你咧~”

林北还没答话,那位顾客也跟著问说:“是咯,你是哪里人?”

哇塞,那位顾客一开口,五音不全之余还口水乱飞,慌得我赶紧使出凌波微步,矫若游龙般地躲避从他嘴里喷洒出来的口水。

待惊魂甫定,林北定睛一看,发现原来此人嘴里的下排牙齿仅剩两颗门牙,唇上蓄有杂草丛生般的短须,头发两三条,年约40出头。以下就以“漏风哥”作为他的代号吧(因为他讲话时极度的漏风)。

我说:“我不是Johor郎,今天回家乡探望一位老人家,路过这里。”

漏风哥说:“哦,我在这里土生土长,这里我很熟的,我开霸王车的,认识很多老人家,有些老人家会叫我开车载他去叫鸡🐔。”

我在心里OS:“叫肯德基吗?”
不过我还是很礼貌地说:“开霸王车啊?很好啊,霸王车也是一种不错的职业,最重要是开心就好。”

漏风哥马上口水四溅地说:“我很开心的,我有小三和小四,小三在金马仑,小四在batu pahat 。我家里有3台车,现在修的这一台是我妹妹给我的,还有一台是小三给我的。”

哇塞,林北我还是头一次遇到有人如此自豪地说自己有小三和小四,貌似拥有小三和小四,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光荣那样。他这种光明磊落坦荡荡的英气,真是令人敬佩(额汗ing~)。

漏风哥又继续追问我住在什么地方,我随便说了一个花园名字,因为不想继续被他追问,我就主动更改话题说到:“这个地方叫龙引是吗?我以前有看过一个黄什么的人写的书,他有提过龙引这个地方,以前龙引很荒凉的,很多野草很多毒蛇,现在好很多了吼。”

漏风哥马上正经八百地说:“对对对,是黄润岳校长写的《龙引十四年》。现在龙引发展得不错,河边也有很漂亮的跑步道。”

此人真厉害,我还以为他只懂霸王车,想不到他也懂地方教育一二。

我又问到:“龙引现在好像很静了,街上都没什么人得?”

漏风哥立马答道:“哎哟,现在油棕没有价嘛,收入少了很多,马来人都不出来修车了,车子坏了,他们就驾摩托,没饭吃,他们就吃粥,没粥吃,他们就吃番薯,饿不死的。以前棕油好价时,他们时不时都出来修一下车喝一下咖啡的。这里huh,马来人占70%,他们不出来的话,就真的很静了。”

哇塞,这个漏风哥真是不可小觑,虽然其貌不扬,但无论是霸王车、还是教育甚至是经济,他都懂一些,都能侃侃而谈。这龙引小镇啊,果然是地灵人杰。

本文將收存於
Laodengyouji.blogspot.com

Tuesday 5 July 2022

彭亨 林明 (0) 來逛逛林明小鎮~

那是我們第一天到林明,這個百年前曾經是大馬最大的錫礦生產地的小鎮 。從吉隆坡出發,一路開車,走走停停。耗時三小時餘,方到林明小鎮的入口。入住旅館之後,我們已經是......


吃林明麫的時候了. 


好吃又美味的 林明麵,好像有點像肉醬雜碎麵 。


飽餐一足之後, 
我們信步走走. 
夜色漸臨


在林明的巷弄里,發現一條奇特的路名 south canton street 。 會不會是要翻譯成 廣東南路 呢? 待我去找找看有沒有 廣西 福建 東南西北路 ?!

廣東南路?

走著走著, 發現有華人在賣沙爹.

Satay yg sedaaaap.


1939年設立的小學校,林明小學 。小學內有 蔣介石﹙中正﹚的题字 。


隔天一大早, 天氣實在是不錯. 
蓝天天天   天蓝天天
天天蓝天    天天天蓝



林明巴剎旁的小食中心,人山人海 。都是游客 。




來吧~ 
我們開始去逛逛林明小鎮唄~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