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0 June 2016

柔佛 振林山 蔡記海鮮 肥美與鮮美兼具的紅樹林螃蟹

         話說這一天到了 振林山 . 振林山的開埠史, 就如 西馬半島的其他小埠一樣 . 多是由 十八世紀 或十九世紀 由大批被賣猪仔南來的中國人, 聚集在海岸線人口密集的城鎮, 如新山、檳城、怡保 等地 落腳 . 當生活穩定下來之后,或開始往內陸地區落地生根、或往魚港、或往深山,或深耕、或開垦、或做小本买卖 等农商经贸活动 的開埠史 . 

而振林山, 就是在眾多郷間小鎮里, 其中一個開埠於 十九世紀 小鎮 . 

        老鄧的家郷并不在振林山, 但郤有一位 振林山的老友 . 說起與這位老友相遇, 還真是奇妙. 我們相識於微時,  幾個月的短聚, 却因老友休学回去照顾病危母亲而各散東西 . 樣子酷酷的他, 外表總是給人 冷冰冰 , 不可多話的感覺.  這次與他的相聚, 乃是 分發大學之後 相隔20+年後的 重聚 . 實属難得 . 

        老友的話本來就不多, 這次的會面 . 郤盛意載著我們夫妻倆 "東奔西跑" , 到處看看新山和振林山的發展與建設 . 在車上, 與我們侃侃而谈 . 海番村、炭厰、振林山老街, 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 最後更帶我們到 他從小長大的社區(振林山老街) 品嚐 當天早上剛從 紅樹林間捕上岸的 紅樹林螃蟹 . 

說到這次的紅樹林螃蟹了.

我們先進來看一段 新聞稿(星洲網) ; 

海鲜中的极品.“红树林蟹”肉质鲜美

(新聞内容)


        对许多老饕来说,海鲜是众多美食中的极品,而对许多海鲜迷来说,螃蟹又是海鲜中的极品。不过,所谓一山还有一山高,一蟹也还有一蟹美,因此,在许多柔州蟹迷心中,唯有振林山特产的“红树林蟹”,才是极品中的极品。由于“红树林蟹”肉鲜富弹性,无论蒸煮炒炸,都不会破坏其美味。不过,在当地老字号“蔡记海鲜”的熟客心目中,最好吃的当数香辣可口的“黑胡椒螃蟹”,以及鲜香味浓的“咸蛋螃蟹”。所以,有缘到振林山一游的朋友,万勿忘了品尝这两道美味佳肴,否则就等同是入宝山却空“口”而回。现年56岁的蔡记老板蔡文才披露,红树林蟹就是生长在红树林一带的螃蟹。由于这类螃蟹多由原住民捕捉及供应,所以,红树林蟹也称原住民蟹。

         蔡文才本身在过去十几年来,就是向原住民朋友买蟹,而他们十数年如一日的“买卖关系”,早已成了一种牢固的“共生”关系,每天来自不同组别的原住民会主动把活生生的螃蟹送上蔡记餐馆。这些从振林山沿河或沿海一带红树林捕获的螃蟹都是“鲜货”,说不定这一刻才送过来,下一刻就成了桌上佳肴。访问期间,适逢两名原住民青年将活捉的数只肥大螃蟹送来餐馆。探问之下,始知道这两名原住民这一天仅捉得这几只肥大的螃蟹,尽管数量十分有限,但已可为他们带来数十令吉的收入。其中一名青年受询时说,能捉到几只螃蟹已算不错,因为有时候未必有收获。蔡文才说,运气好的话,原住民捕蟹手在短短一天里能捕获多只螃蟹,赚上两三百令吉,但这样的好景不常有。依此来看,红树林蟹数量并不多,有机会吃上一口,还真要珍惜,也要感激这群每天辛勤蹲在泥地寻找蟹踪的原住民。

         到底红树林蟹好吃到什么地步?有人这么形容,振林山的红树林蟹“肉质甜美、弹性好,怎样煮都好吃。”而在蔡记,最受欢迎的螃蟹煮法分别是“黑胡椒螃蟹”和“咸蛋螃蟹”。按当地时价,每公斤螃蟹为75令吉,相对于新山市区一带餐馆的价格,已属便宜。more......


【蔡记海鲜】
营业地址:67,Jalan Kacang Panjang,81550 Gelang Patah,Johor Bahru,Johor.

营业时间:11am至11pm(星期三休息

联络电话:07-5103198



_______________以上为新闻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過新聞稿之後, 來看看老鄧拍的圖片 .


這次 老友點的是 酸甜螃蟹 .

(老鄧攝) 

         兩隻螃蟹, 竟然就能煮出一大盤 . 醬汁濃郁 、甜酸得宜, 并不太會搶掉 螃蟹 原有的鮮味 . 況且 吃螃蟹時, 最好玩的地方 就是在於 吃得兩手全是醬料 . 同一個時間 把螃蟹的白肉 和 廚師搭好的醬汁 和在一起的調搭, 以 吮手指的方式 狼吞虎咽的方式吃下去, 那種不顧形象的吃法, 最令 老鄧 回味 . (我兩夫妻也就只有在熟人面前才會醬)



        螃蟹大多有一對像鉗子一樣的大腳,我們稱為它為 肥大的「螯」. 廚師己預先替顧客把 蟹殼 敲破 , 這個貼心的舉動 , 令食客們方便很多 . 你知道吃螃蟹前,要先替螃蟹做運動的嗎?

老友多點了幾道菜 . 據聞也是 蔡記 的拿手好料 .

        開甚麼玩笑 ? 螃蟹不己經被煮熟了嗎 ? 幹嘛還要替它做運動 ? 

        螃蟹有兩支粗粗的腳 , 一般叫 "螯" , 另有四對比較小支的腳 . 一般上吃螃蟹時, 我們的集點多會聚在 那兩支粗粗的腳上. 而老鄧則比較喜歡吃那四支比較小支的腳 所連著的 "胸肌" 上的肉 . 也因為螃蟹 的頭部與胸部是連在一塊(也稱為頭胸部,腹部退化了), 所以一般上蟹胸部的肉質, 是最麻煩取得, 又多碎片.

那要如何吃得到呢 ? 那就要靠 "替它做運動" 了 .

      只要 你左手抓著蟹的肚子, 右手抓著其中一支腳. 慢慢的 順時針 或 逆時針 旋轉, 輕輕的感受到一下 "咔" 的聲音. 你便可以把 蟹胸部的肉 整支取出來.

是不是很方便 ?

 蜜汁雞翅 : 據聞這道是 蔡記的特色菜餚之一.

特色菜餚:  火山豆腐 . 
      
        把自製的豆腐加以調味, 圍成圓柱狀(中空). 放入滾油內 , 烘炸成型 . 并把 魚片、蝦仁、魷魚等 新鮮的海鮮 或 海產 快炒 , 鋪盖在 豆腐 上, 佐以特製酸辣醬 而成. 由於此道菜端上桌時, 呈 火山型 . 故名曰 : 火山豆腐 .

咸蛋蘇東 


炒菜雜 . 
連炒菜雜都得置入大大顆的蝦仁, 果然是靠海靠山的 振林山 老街 老字號 . 


紅樹林螃蟹 長甚麼樣的呢 ? 

以下這個為 台灣的網誌 


(內有紅樹林蟹, 如 沙蟹或 招潮蟹 等等 的 圖鉴 )

正當老鄧喝飽吃足之時, 老友 分享了一些 紅樹林螃蟹的資訊 . 我們更到廚房旁邊, 看看這幾隻今早剛送到餐館的 螃蟹 .

每隻螃蟹的大小都相當一致, 目測 約有斤餘重 .

蟹殼中間鼓鼓的, 可能是時值繁衍期 蟹肉多且結實, 蟹黃鮮美 .


        這次到振林山原本只是想見見老友, 敍敍舊. 沒想到老友熱情的帶領著我們 逛老街, 到處看看走走. 更帶我們嚐到 最好吃的、富有當地特色的 餐館酒樓, 蔡記海鮮酒家 所烹煮的 螃蟹 . 

謝謝老友的領路 . (下次我要試吃蒸螃蟹) 老友, please take note  . LOL .

下一篇

柔佛 振林山 泊港 華人在此開埠的證據 咸豐年間所設立的廟宇


下一篇 : 老鄧的深度旅行

老鄧在旅游中,常會拍照并放上面書,以分享照片背後的故事及小細節。
        每 到 一 個 我 從 沒 到 過 的 地 方 ,我 希 望 我 當 下 所 拍 攝 的 照 片 (風景 \ 美食 \ 街道 \ 人 \ 事物 )及 分 享 的 故 事 ,或 所 遇 到 ( 或 好 玩 或 好 笑 或 無 趣 或 無 聊 )生 命 交 叉  點 ,都 能  一 貫 而 之 的 ,帶 出 異 於 touch on the surface ,對 當 地 的 感 覺 。而 , 對 於 帶 出  這 種 感 覺 的 動 機 ,并 不 純 為 觀 眾 帶 來  " 圍 觀 " 的 歡 樂 和 好 奇 。更 多 的 是 ,對 本  身 的 旅 程 經 歷 或 心 情 ,做 一 個 深 刻 的 旅 程 記 錄 ,進 而 帶 出 (對於當地) 有 別 於 “ 官  方 說 法 “ 的 個 人 觀 感 。...  
老鄧的深度旅行 ( 👈 点按)


請繼續關注 老鄧游記之
老邓 的 深度旅行

==========
讀老鄧游記,寫寫你的遊記。
寻找大马华人的存在记忆
[老鄧游記]
==========

** 我是老鄧。生活的每一天,原本就是一種恩典。
** I am Laodeng, this is my daily notes to fulfill my life by God 's grace. 

老鄧游記 💓
寫的不是美食,寫的是旅游的心情(境)。

老鄧游記 開站以來的瀏覽人數
Visit counter For Websites

Saturday, 11 June 2016

柔佛 振林山 泊港 華人在此開埠的證據 咸豐年間所設立的廟宇



       在振林山附近有一個本由華人開埠的小小 鄉村  , 名 kampung pok , 中文名為 泊港

       泊港 原先是由 華人開埠, 當年多以種植農作物為生. 當地的經濟型態 \ 生活方式, 簡單朴素, 與世無爭, 自成一格 . 然而, 最近幾十年, 當地華人漸漸的遷出此地, 現在的泊港居民, 以馬來人為多數 . 

娘娘記敍 :
        回顧小時候讀過的地理和歷史,有哪一個段落敘述了振林山地名的由來以及為何中文地名與馬來文地名是如此地大 不同嗎?有哪一個篇章提及了咸豐年間振林山就有了《眾位諸神》的匾額,以及那個年代(1853年)南來的華人供奉的為何是“眾位諸神”而不是如今南馬華 人普遍特定供奉的大伯公、張飛關公劉備三結義兄弟、觀世音娘娘或是玉皇大帝?

       當然,這些書本上沒有記載的 人文地理 和 非主流歷史 對多數人來說似乎也不怎麼緊要,會對這東西感興趣的人恐怕也不多,想要了解和探索的人更是稀少。

       那, 到底 泊港 的開埠年份又會是多早呢 ?  

       在泊港里有一間 洪帝先師廟, 曾經是紅極一時的地方廟宇之一. 善信們多從新加坡 或 遠至北馬 , 路途遙遙的 到 距離數百公里的小地方, 泊港 里 的 洪帝先師廟 參拜.

       在泊港的洪帝先師廟里,  有一張  咸豐年間所設置的匾额 。這片匾額,實實在在的證明 #泊港 (kampung pok) 是比 振林山 更早開埠的地方。





老同學所提供的資訊 :

  “ 《衆位諸神》匾额上的字。

咸丰葵丑年仲夏立。西元1853年。
振林山 泊港Kampong Pok。

咸丰年间华人南来时立的神庙,1992年因高速公路的开
设而被迁移到泊港。
如今番薯国的历史书上读不到的华人南来的历史,要看本国
华人的历史恐怕得进神庙去看了。"


 

  整間廟沒有一個人在打掃或看顧, 全由善信本身的 自律 .



洪仙大帝先師廟 的原址在更靠近大路的地方, 後來因為讓路給高速大路, 所以 "众位诸神" 在1992年搬进了这里。

大家有時間的話, 可以來這里參觀 . 

注:廣東話里有一句俚語, 叫 " 真係咸豐年囉" . 這句話的意思即是 那很久很久以前的時代 的意思 . 而這張 在泊港 洪帝先師廟 里的匾額的年份, 就是 在 咸豐年間設立的 ......真係咸豐年囉。


延伸閱讀

柔佛 振林山 熱情不減當年的老同學相伴的旅行



下一篇 : 老鄧的深度旅行

老鄧在旅游中,常會拍照并放上面書,以分享照片背後的故事及小細節。
        每 到 一 個 我 從 沒 到 過 的 地 方 ,我 希 望 我 當 下 所 拍 攝 的 照 片 (風景 \ 美食 \ 街道 \ 人 \ 事物 )及 分 享 的 故 事 ,或 所 遇 到 ( 或 好 玩 或 好 笑 或 無 趣 或 無 聊 )生 命 交 叉  點 ,都 能  一 貫 而 之 的 ,帶 出 異 於 touch on the surface ,對 當 地 的 感 覺 。而 , 對 於 帶 出  這 種 感 覺 的 動 機 ,并 不 純 為 觀 眾 帶 來  " 圍 觀 " 的 歡 樂 和 好 奇 。更 多 的 是 ,對 本  身 的 旅 程 經 歷 或 心 情 ,做 一 個 深 刻 的 旅 程 記 錄 ,進 而 帶 出 (對於當地) 有 別 於 “ 官  方 說 法 “ 的 個 人 觀 感 。...  
老鄧的深度旅行 ( 👈 点按)


請繼續關注 老鄧游記之
老邓 的 深度旅行

==========
讀老鄧游記,寫寫你的遊記。
寻找大马华人的存在记忆
[老鄧游記]
==========

** 我是老鄧。生活的每一天,原本就是一種恩典。
** I am Laodeng, this is my daily notes to fulfill my life by God 's grace. 

老鄧游記 💓
寫的不是美食,寫的是旅游的心情(境)。

下一篇 : 老鄧的深度旅行

老鄧在旅游中,常會拍照并放上面書,以分享照片背後的故事及小細節。
        每 到 一 個 我 從 沒 到 過 的 地 方 ,我 希 望 我 當 下 所 拍 攝 的 照 片 (風景 \ 美食 \ 街道 \ 人 \ 事物 )及 分 享 的 故 事 ,或 所 遇 到 ( 或 好 玩 或 好 笑 或 無 趣 或 無 聊 )生 命 交 叉  點 ,都 能  一 貫 而 之 的 ,帶 出 異 於 touch on the surface ,對 當 地 的 感 覺 。而 , 對 於 帶 出  這 種 感 覺 的 動 機 ,并 不 純 為 觀 眾 帶 來  " 圍 觀 " 的 歡 樂 和 好 奇 。更 多 的 是 ,對 本  身 的 旅 程 經 歷 或 心 情 ,做 一 個 深 刻 的 旅 程 記 錄 ,進 而 帶 出 (對於當地) 有 別 於 “ 官  方 說 法 “ 的 個 人 觀 感 。...  
老鄧的深度旅行 ( 👈 点按)


請繼續關注 老鄧游記之
老邓 的 深度旅行

==========
讀老鄧游記,寫寫你的遊記。
寻找大马华人的存在记忆
[老鄧游記]
==========

** 我是老鄧。生活的每一天,原本就是一種恩典。
** I am Laodeng, this is my daily notes to fulfill my life by God 's grace. 

老鄧游記 💓
寫的不是美食,寫的是旅游的心情(境)。

老鄧游記 開站以來的瀏覽人數
Visit counter For Websites




Friday, 10 June 2016

柔佛 新山 人工手打打出粘性與彈性的蕃薯魚丸

﹙這篇章由娘娘操刀,呈現不一樣的風貌﹚

話說那天早上,我們到新山嚐嚐那份令莊老師 #棄鞭從廚 的蕃薯魚丸 。果真好好吃,名不虛傳。



 莊老師因為手痛的關係所以沒再賣麵了,她要回學校去教書了,但幸運的是我們仍然可以在分行吃得到 蕃薯魚丸。

這個分行位於pacific mall附近。

廣告: 點擊此圖, 教你如何學好獨中的數學.


        我原本以為番薯魚蛋是混合了番薯和魚膠製成的魚蛋(魚丸/魚圓),卻原來不是。“番薯魚”是黃尾魚的別名,福建人俗稱之為番薯魚,雪隆一帶則稱為“豆腐魚”。



         莊老師的親戚捨棄機器,用自己的雙手打製魚漿,所以她的親戚時不時要去看中醫針灸一下(每個行業都有不同的職業傷害吧),而莊老師在賣麵的時候,因為沒有請外勞煮麵,她親自煮麵、甩麵的代價就是手肘痛到要去醫院打針止痛,因為真的很痛,去針灸的話太慢了,沒辦法慢慢等待。


 
想不到徒手也能將魚蛋打到如此Q彈有勁,我還以為放了硼砂還是什麼添加劑之類的,但其實是什麼硼砂什麼添加劑都沒放,就是要天然的才好。
 


我忍不住把湯都喝光了,那湯很有古早味,經不住我的贊吹彈,莊老師“不太放心”地透露了湯頭的秘密:湯頭主要是以豬骨、沙葛和獨門秘方熬製的(至於還有沒有其他的秘密武器就不得而知了)。 一笑~



炸過的魚圓這裡稱之為“黑魚圓”,陛下很愛這個。

至於用來釀魚膠的豆腐更不必說了,我一直都很喜歡吃柔南(batu pahat、新山)的豆腐和腐竹,每一口咬下去都是故鄉的呼喚啊,柔南似乎有不少住家式的工廠在製造豆腐和腐竹,大概是因為競爭大的關係吧,所以大家都下足了本錢用心去製作,也因此在柔南不太可能會吃到沒有豆味的豆腐,當然,莊老師家的豆腐也是一個“秘密”貨源。

CLOSE UP

       整體而言,麵很好吃(拌麵的辣椒很香)、魚圓很好吃 (比起我在吉隆坡常吃的那兩家魚圓粉實在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果這幾間魚圓粉並列開店的話,莊老師親戚 家的肯定是我的首選,其次才是我家附近的適耕莊魚圓麵) 、湯頭很好喝 (喝完這個湯,我聊完天都不會覺得口渴),這將是其中一個可以吸引我下次再來新山玩的 理由,只是這麵這魚丸啊,吃進口裡會讓人心疼啊~~心疼到幾乎想跟老闆說:“不如就用機器打魚膠魚蛋,然後請外勞輪流煮麵吧。”


老鄧曰 :

一粒蕃薯魚丸 rm0.60 , 還會有人嫌貴嗎? 那里會 !!! 只要想到 "亞松" 每天用蠻力手工魚丸, 把魚肉打到這麼有粘性和彈性, 讓你吃起來 爽口 又 彈牙 . 這可是要花多少體力 和 肌肉的傷害 , 才能讓我們吃得到那一口的魚丸. 在這一點上, "亞松" 要是對製作魚丸沒有一點熱情, 可是辦不到的咧. 這1點, 你還會覺得 60仙/粒的魚丸 貴嗎 ?


看一下番薯魚乃是長成這個樣子。(圖片取自網絡)


延伸阅读

柔佛 振林山 炭厰一行眼界大開


下一篇 : 老鄧的深度旅行

老鄧在旅游中,常會拍照并放上面書,以分享照片背後的故事及小細節。
        每 到 一 個 我 從 沒 到 過 的 地 方 ,我 希 望 我 當 下 所 拍 攝 的 照 片 (風景 \ 美食 \ 街道 \ 人 \ 事物 )及 分 享 的 故 事 ,或 所 遇 到 ( 或 好 玩 或 好 笑 或 無 趣 或 無 聊 )生 命 交 叉  點 ,都 能  一 貫 而 之 的 ,帶 出 異 於 touch on the surface ,對 當 地 的 感 覺 。而 , 對 於 帶 出  這 種 感 覺 的 動 機 ,并 不 純 為 觀 眾 帶 來  " 圍 觀 " 的 歡 樂 和 好 奇 。更 多 的 是 ,對 本  身 的 旅 程 經 歷 或 心 情 ,做 一 個 深 刻 的 旅 程 記 錄 ,進 而 帶 出 (對於當地) 有 別 於 “ 官  方 說 法 “ 的 個 人 觀 感 。...  
老鄧的深度旅行 ( 👈 点按)


請繼續關注 老鄧游記之
老邓 的 深度旅行

==========
讀老鄧游記,寫寫你的遊記。
寻找大马华人的存在记忆
[老鄧游記]
==========

** 我是老鄧。生活的每一天,原本就是一種恩典。
** I am Laodeng, this is my daily notes to fulfill my life by God 's grace. 

老鄧游記 💓
寫的不是美食,寫的是旅游的心情(境)。

老鄧游記 開站以來的瀏覽人數
Visit counter For Websites


Thursday, 9 June 2016

柔佛 振林山 炭厰一行眼界大開



        老同學家里從事炭生產的行業, 從父輩傳至今, 己有幾十年的歷史. 這一趟老鄧夫妻倆到振林山, 多謝老同學的領路. 我們才能如此細緻和貼近的觀察 炭窑 和 炭厰師傅們的生活與辛勞 .

先聽聽娘娘說說振林山吧.

娘娘記敍:

@振林山。gelang patah。

        听说从前的从前有位公主的手镯在这里断掉了,所以马来地名才叫做gelang patah,中文地名是取自在此处开垦的两位华人先辈,一人的名字中有‘振’字,另一人的名字则有‘林’字,故称之为振林山。振林山道地人说振林山其实比新山老城区更早就有人烟,这里还有咸丰年就存在的庙宇。

        據 老朋友說,全柔剩一位會做磚窑的師博,還是位馬來人。




南柔佛的炭窑與十八丁(北部)的不太一樣 。

        娘娘記敍:

             振林山的木炭只供内需,不外销。主要是供给烧腊铺、沙爹小贩、炒果条的、烧烤专卖店等等。十八丁的木炭则以外销到日本为主。

炭厰里的材 



堆疊成材




依河而建的炭厰與運材的船。






搬運工 辛勞



       娘娘記敍:

        " 如今负责制炭的师傅是马来人,炭厂主人则是华人。


        从木材运进来到完成制炭共需时3个月。制炭师傅必须凭借灵敏的鼻子来嗅出炭窑里的木材已经去到什么程度,进而决定排气孔外的灰色砖头是否可以往前推进一寸,一直到灰色砖头完全封住排气孔为止,这样的判断不能有丝毫的错误。排气孔封住以后,还要再等上几天,炭化才能完成,多一天不行,少一天也不行,仰赖的全是制炭师傅多年的经验。这个过程让我想起《鸡鸭鸣家》里的那位孵鸭蛋的师傅,凭的就是功夫,功夫到家,鸭蛋才能孵出小鸭子,不过现在孵蛋不需要师傅了,靠机器就行了...


記得 封窑 和 開窑 的日期.



燒炭




窑內的溫度可達數千度的高溫.



炭窑的排氣孔


          说回製炭,製炭时,窑内不能有任何的空气进入,以免发生火患把木材烧成灰烬,而窑外则必须日以继夜烧柴,用高温去烟熏窑内的木材,此时窑内的温度将上达到整千度。窑外的柴火不能断,一断的话整个炭化过程将宣告失败。


柴頭, 甚麼叫柴頭?


    这里的木材进窑时是水平放置堆叠上去,而十八丁的则是竖立垂直摆放,烧窑时,窑内热气上升,因此摆放在最下层的木材因受热不足,到最后下层的木柴是无法完成碳化的,必须舍弃,此乃必要之恶,十八丁的则是放弃木材底下的那端。未完成炭化的垫底柴称之为柴头。"


在這座炭厰的不遠處為 兩座 幾十年歴史的 #土窑 ,現被政府谕令 原處原樣保留,不得拆除 。據聞全柔佛就只剩這兩座 。(下圖)





完全以泥巴製成的 土窑 .


娘娘記敍:

" 這兩座废弃60年的土窑,州政府不允许铲除,说是有历史价值。

现在已经没再用土窑了,用砖窑。制作砖窑的师傅是马来人,全柔佛州只剩一位师傅了。

听说从前柔佛州有三处炭窑:丰盛港、马赛、振林山。如今只剩下振林山还有炭窑,前两者因州苏丹在80年代收回了土地权故无法永续经营,此处据悉土地权是私人拥有的,不属于州苏丹,所以才能硕果仅存。"



土窑,遠觀圖.





地基材, 甚麼又是地基材?


娘娘記敍:

" 这些较为细长的红木(红树林),是供屋业打地基用的,适用于土质较软的地区,据悉红木在泥土里历经数百年也不会腐烂。"



很感謝老同學這次領路參觀 和 詳細的解說, 讓我們夫妻俩長見識了 .


延伸閱讀


霹靂 十八丁 製炭厰 炭窯之美




柔佛 峇株巴轄 海墘街 扣肉炒米粉




老鄧游記 開站以來的瀏覽人數
Home Remedies For Wrinkles



柔佛 振林山 熱情不減當年的老同學相伴的旅行

       今日(2016年6月7日)在振林山,得一老朋友相伴而行。

       我們 從 1老朋友帶路的 ‪#‎碳厰‬ 開始,見識到全柔僅存的兩座 ‪#‎泥窑‬ 、 2途經 ‪#‎海番村‬ 看見一股無懮無慮的生活方式 、3到 當地最早(比振林山、新山還早)開埠的 ‪#‎泊港‬ 看看那面咸豐年間設置寫著"諸位眾神"字樣的匾额、 4到 百多年歷史的 ‪#‎振林山‬ 舊區 、5到 最火紅的南柔填海區 ‪#‎forestcity‬ 看大批大批的中國投資人在這里(打造帕斯2.0) 、6到 ‪#‎公主港‬ 體驗新穎現代化的生活方式 。
       謝謝你今日的相伴,老朋友。你讓我們發現不一樣的 南柔佛;一個正如猛虎般搶先出擊的 ‪#‎南柔佛‬ 。

 民國十八年 所設置的匾額.

娘娘記敍 :

        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樣,以為只有霹靂州的十八丁才有炭窯(制炭廠),原來在柔佛州也有炭窯,早期80年代以前,柔佛州的炭窯更達三處之多,包括豐盛港、馬賽、振林山,如今只剩下振林山了(為何只剩下振林山?)。

        回顧小時候讀過的地理和歷史,有哪一個章節提及馬來西亞的炭窯和制炭過程嗎?有哪一個段落敘述了振林山地名的由來以及為何中文地名與馬來文地名是如此地大 不同嗎?有哪一個篇章提及了咸豐年間在振林山就有了《眾位諸神》的匾額,以及那個年代(1853年)南來的華人供奉的為何是“眾位諸神”而不是如今南馬華 人普遍特定供奉的大伯公、張飛關公劉備三結義兄弟、觀世音娘娘或是玉皇大帝?

        當然,這些番薯國書本上沒有記載的人文地理和非主流歷史對多數人來說似乎也不怎麼緊要,會對這東西感興趣的人恐怕也不多,想要了解和探索的人更是稀少。
一個炭窯,可以學習到多少知識?

        如果帶學生來參觀炭窯,哪一些科目的老師很適合隨行?
包括炭窯建築的構造與原理、炭化過程中涉及到的科學知識、炭窯的歷史、炭窯廠建立在什麼樣的地理位置,當中紅樹林的生態環境如何、搬運木材的工人與河流構成的力與美/辛勞 的畫面......


        參觀炭窯,除了學生是來學習的角色之外,哪些科目的老師也很適合一起來參與?
**多得@王鐵志的帶領和講述,此行振林山之行收穫良多(包括對振林山地名的認識、黃金海馬生態環境的死亡與柔南經濟特區的發展、咸豐年間從唐山南來的唐 人在振林山遺下的足跡、60年前Danga bay的發展與被逼遷徙進入山林生活的海番、炭窯的生存與州蘇丹收回土地權的故事、振林山特有的肥美的紅樹林大螃蟹吸引了多少新家坡饕客等等。我以前只知 道很多新加坡人會特地過海來kukup和笨珍吃海鮮,不知道原來振林山的蔡記海鮮也是出名出到新加坡去的海鮮館)。
 

        上次去霹靂州的十八丁,我看的只是熱鬧,因為沒人講解所以看不出門道;這次來振林山,有制炭達人詳細的講解,長了很多知識,感謝。







衍生閱讀

柔佛 振林山 與一位話題超多的黃老先生的偶遇 始於一張志期民國十八年的匾額


老鄧游記 開站以來的瀏覽人數
Home Remedies For Wrinkles

柔佛 振林山 與一位話題超多的黃老先生的偶遇 始於一張志期民國十八年的匾額

《與一位75高龄的老先生的偶遇》


與這位先生的偶遇,始於一块民國十八年督造的匾額。話說前一天晚上,老同學領路到振林山老街場,至蔡記海鮮飯店享用 紅樹林肉蟹 。老鄧就被那兩條老街的神韻,深深的吸引。晚上回到飯店之後,兩夫妻心領神會、不約而同的表示,明早要折回去振林山老街場掃街 。
清晨天色昏暗眼看即将下起雨来,却不減我兩的決心。
  
        我們把車停在 ‪#‎蔡記‬ 不遠處。甫下車 ,映入眼簾的是一間間保留著五六十年前(我以為)原創風貌的戰後商店建築 。剛走不多遠的距離,我即刻被一块厚重的牌匾 嚇到 。我還以我看錯了,仔細看清楚,幸好沒看漏眼 ;的的確確是一块 一體成型、兼具中英文、陽刻、需兩個大人才能搬得動 的木刻匾額 。

       我把握著機會,走向一位閑坐在躺椅上的老先生,禮貌地向他徵求,能否拍下 悬挂在上的匾額 的照片 。誰知話匣子一開,猶如打開天上洪水的開關,老先生 從祖父南來 在原址創業開始談起,直講到日本三年八個月,再談及振林山的開埠歷史 及 規劃 。甚至還請我們進入内堂(這間店的後座是他家)觀賞 那走过百年岁月,不朽不腐、堅固耐用、共22級的木製樓梯 。



       我們還真是有眼不識泰山;在內堂,只見掛滿了蘇丹賜封的照片、《功在社會》等社團鄉團給於的表揚。老先生这才腼腆的說:“我叫黃帶存,在1968年,26岁的时候擔任振林山的第一任議員。一做就做到1993年才退休。振林山從兩條商店到現在整個社區的發展,都有我們當年這一批人的努力。“ 言下,充滿著欣慰之意 。
黃老先生相當的健談 。

       他從1941年他的出生開始談起,談這片匾額仍是由他祖父創立理发行時,特地從中國找著名的工匠 ‪#‎何立夫‬ 所刻,南運來此地掛上 。他小時是如何的刻苦耐勞、如何的自學馬來語文、如何為地方做事、如何當上地方議員 等等事跡 。談到興之所至,我們還到對面商店茶室里喝兩杯 ‪#‎新加蘭咖啡‬ 。
邊喝邊聊,黃老先生還真的是一本地方活字典 。



待續。。。


下一篇故事

柔佛州 邊佳蘭 四灣島的时事公民课 篇1




下一篇 : 老鄧的深度旅行

老鄧在旅游中,常會拍照并放上面書,以分享照片背後的故事及小細節。
        每 到 一 個 我 從 沒 到 過 的 地 方 ,我 希 望 我 當 下 所 拍 攝 的 照 片 (風景 \ 美食 \ 街道 \ 人 \ 事物 )及 分 享 的 故 事 ,或 所 遇 到 ( 或 好 玩 或 好 笑 或 無 趣 或 無 聊 )生 命 交 叉  點 ,都 能  一 貫 而 之 的 ,帶 出 異 於 touch on the surface ,對 當 地 的 感 覺 。而 , 對 於 帶 出  這 種 感 覺 的 動 機 ,并 不 純 為 觀 眾 帶 來  " 圍 觀 " 的 歡 樂 和 好 奇 。更 多 的 是 ,對 本  身 的 旅 程 經 歷 或 心 情 ,做 一 個 深 刻 的 旅 程 記 錄 ,進 而 帶 出 (對於當地) 有 別 於 “ 官  方 說 法 “ 的 個 人 觀 感 。...  
老鄧的深度旅行 ( 👈 点按)


請繼續關注 老鄧游記之
老邓 的 深度旅行

==========
讀老鄧游記,寫寫你的遊記。
寻找大马华人的存在记忆
[老鄧游記]
==========

** 我是老鄧。生活的每一天,原本就是一種恩典。
** I am Laodeng, this is my daily notes to fulfill my life by God 's grace. 

老鄧游記 💓
寫的不是美食,寫的是旅游的心情(境)。

老鄧游記 開站以來的瀏覽人數
Visit counter For Websites




Saturday, 4 June 2016

吉隆坡 半山芭 香港饭店 龙虾拼盘

http://dengzilaoshisharing.blogspot.com/
那天老邓带老邓爸、老邓妈到半山芭的香港饭店用餐

老邓妈惊呼:“ yuan wong ~ ngai ki shim ngian zhuo pan sham ba , mang jian guo ngi keh?" (我在半山芭几十年,还真的没在这里吃过饭)

对于这一点,老邓一点都不奇怪

想想上个世纪的 五零年代到八零年代之间,约 1950 1980,在半山芭里 那间茶室、食肆、饭店、小食档、 煮炒档、酒楼、海鲜餐馆、点心茶楼,就连路边摆卖茶果糕点的档主都 嘛事华人厨师在主事;都嘛事 海南人、广东人、福建人、客家人、潮汕人...等等。当时有哪一家 不是都有两把刷子,煎、炸、炊、蒸...样样拿手的 煮林高手 。如果有人把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半山芭的饮食界戏称为 五代十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花争鸣 时期,我相信,一点也不为过

老邓妈,当时的半山芭里,档档都是华人煮的传统好料。懂得 八宝鸭、杏花鸡、牡丹虾、鸭吞翅、瑶柱津白...等等 功夫菜的厨师 比比皆是,再加上早期鼎鼎大名、盛名响遍中马的雪姑苏慎忠行也位于半山芭一隅。 当时这么多好料好吃的,你那里会注意到这几家小店。要不是 你们这一辈的 厨师都退休了,硕果仅存的这几家(还在维持姑苏/古早菜) 餐厅,那里还能让人看得见?! 老邓妈 连连点头称是

行文背景: 
姑苏慎忠行: 约一百年前,由中国南来我国谋生的酒楼、饮食界前辈,以《姑苏行》命名.全国共有六个《姑苏行》;分别为槟城姑苏广存堂(首堂)、太平姑苏慎远堂、怡保姑苏慎全堂、雪兰莪姑苏慎忠堂、马六界姑苏慎兴堂 新加坡姑苏慎敬堂 。全是 百年以上的 厨业公会


不多说,让你来看看 这间位于 半山芭香港商店(旧称,现称pudu plaza)的香港饭店的拿手好菜 ;龙虾拼盘

RM 2xx / portion .


龙虾拼盘 ~ 光是这一碟拼盘,就足以让十个大人,小酌两杯,言欢尽兴




next 衍生阅读


老邓 的 深度旅行

==========
讀老鄧游記,寫寫你的遊記。
寻找大马华人的存在记忆
[老鄧游記]
==========

** 我是老鄧。生活的每一天,原本就是一種恩典。
** I am Laodeng, this is my daily notes to fulfill my life by God 's grace. 

老鄧游記 💓
寫的不是美食,寫的是旅游的心情(境)。

老鄧游記 開站以來的瀏覽人數
Visit counter For Websi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