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23 July 2016

吉隆坡 首都鎮 被越南美味、越南菜餚、越南人情味围绕的越南餐馆

就在我家附近,新開了一間越南人开的越南餐馆。


        那一個閒閒沒事的周末里,老鄧走在家居附近的新興小商圈。說這里是商圈,也說不上是商圈,也就只是在一大堆的住宅區的心臟地帶,多建了幾棟店屋;就這麼樣商圈就自然而然的建立起來了。


        在一個這麼莫名其妙被建立起來的商圈里,常有各式各樣的食肆或餐館 開門/關門 (開張大吉/結束營業)。也不知是那來的勇氣、或者是太大的爆炸式的自信心、也有可能是受到自2012年開始慢慢走下坡的經濟蕭索影響,現代的人都很敢敢死的開餐館 。一間一間各式各樣的餐館,就這樣莫名其妙的竖立在我們的面前。不一會,也許是經過三五個月,又會靜悄悄的走了,不帶走一片云彩。於是乎 有“特色“的餐館如雨後春荀般,一間間的冒出頭來 。


就如這間以越南風彩為主打特色的餐館般,也是其中的佼佼者。它們把越南美食直接從越南空運至馬來西亞,把越南雜貨從那頭運至這里。替眾多大老遠從越南南來馬來西亞,為生活打拼的同鄉解鄉愁 。


(這種場景鈎劃,有沒有一點點像一百/兩百年前或更早,遠從福建/廣州下南洋打拼的圖像)


想當然耳,當年下南洋打拼的先賢們,為這塊土地的開發,投注過不少的心力,揮洒過多少代人的青春,也流過了不少的血汗,才能造就有我們這一代人的安逸。為了結合多根筷子折不斷的力量,先輩們集結社團、團結就是力量。為了解鄉愁,先輩們把傳統手藝飄過南中國海的最南端。把 建築、宗親、信仰、膳食 等等具有價值的民族元素也一并帶過來 。經過幾代人的時空沉積,漸漸達至某種層度的文化融合 。如果以上述這一種軌跡觀察當今的諸國勞工現像;當今(2016)眾多僑居馬來西亞的諸國勞工力量,越南、緬甸、巴基斯坦、印度、印尼、菲律賓等等國的勞工,自成一個個自給自足的社區 。為多元色彩濃厚的馬來西亞,注入更多元、更豐富的民族元素與色彩 。至於  諸國外勞人數已經高居百萬之多的馬來西亞,將會受到 甚麼內容的文化元素的融合,暫時還說不清楚。但是 最先讓我們飽受沖擊的,應該是我們的味蕾 。對於這一點,大家應該都不太會有意見 。

越南米紙卷

米紙的Q度,讓老鄧大感意外 。配上新鮮的蝦和內饀,令這道米紙卷的味覺層次更上一層樓。


是很Q

RM2.90/pcs 


米紙卷的 沾醬 

第一次幫襯,當然要先試試 “火水“ 的功力 。所謂的 “火“ ,即 烤炸炒煎燴等,需要用火烹調的食材。

先點一份 越南烤豬扒飯,以試試 這家店的烤功 。
及格。RM12.90 


再來就是試試 “水“ 貨 。所謂的 “水“貨,即指 煮蒸烫瓢等,需要以 水 來烹煮的食材 。

老鄧點的是 越南海鲜清汤河粉湯 。

湯頭清而甜,喝過後不會令老鄧覺得口渴。用料十足。這道以豬為主題的 越南粿條湯 里,豬肚、豬腰、豬肉、還有一塊大大塊的豬排骨。令人吃得非常過癮 。RM14.90 .


       這是一道 好吃的越南食物,再加上 亲民的价格,老板創造了满堂的越南话语。用餐時,仿佛让人置身小小的越南时空里 。这种用料、这种价格、这种服务、这种用餐氛围,实实在在只有在马来西亚才能找得到 。


        引述 Ted Miles(2016,86岁, 一位自1951年旅居馬來西彭亨州文冬小鎮的一位英國長者,他長期從事當地教育事業.期間經歷馬來亞二戰後重建、馬來亞獨立建國、印尼蘇哈多恫言攻馬事件、1969年513事件...) 在他的一本書, From Sir with Love (2012,自資出版) 裏的一句話 : but then I went with Gunnar on a trip to Pahang, and when I saw the little Methodist school in Bentong , something said to me,  " This is where you belong. " 


老鄧游記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