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9 July 2016

彭亨 林明 (3) 如蚁穴般的地底採礦場

你不能不知道的其中一件事 ;

        马来西亚 有一座19世纪最长、最深、最广、犹如蚁穴般的地底採矿场,那就是一座位于彭亨州 林明小镇 的 大碑塘 矿穴 ( Lombong Tabeto / Tabeto Mine ) 。那是一个利用深井挖矿,面积达16平方公里,全球最大的地下锡矿场。

        早在19世纪以前,便有人在林明这个小镇开采锡矿。中国南来的华裔先贤们更在林明这里以人力的方式,在林明河岸洗琉琅采锡米。英国工业革命以后,欧州等先进国家需要大量的锡米等各种矿物,因此到来马来亚等锡矿蕴含量丰富的国家开采。首先进入马来亚半岛的英国人与当年的彭亨州苏丹签定一份长期的租借合约,租借林明小镇作为采锡用途,前后達100年之久。于是林明开始引用工业化的方式、运用机械大量开采锡米(这里的锡矿,多是黑色。也叫黑锡米black mine) 。由于林明地处马来半岛中央山脉,坡地多、平地少,且地底多是岩石群。蕴涵于地底岩石中的锡苗之丰富,实在是非一般的想象。后来经过 当年的 《锡矿与金属组织》主席 William Frecheville1905-1906)的研究报告指出,林明的锡矿蕴含量是令人鼓舞的。于是 PCCL 公司 投资建设矿场,把当年从河岸淘洗锡米的方式,改为地下采矿。

       “ 据说,林明锡矿当时的年产量占了整个马来西亚锡产量的4%-5%;鼎盛时期,雇员3000余人,而绝大部分下井采矿的都是华工。林明坐落在一块山间盆地上,林明河从小镇穿过。由于地势关系,只要一下大雨,林明河必定泛滥,时常淹没矿井,给矿场造成严重破坏。而林明人非常顽强,也非常能吃苦。矿井一次次被淹,他们就一次次修复。” (载自三口居士:透穿时空的槟榔香(九)  )


———————以下资料转自 米士拉日记 ——————

        对于林明的历史背景,没有人多少人知晓,许多人只知道那里曾经有个地下矿场。今天看了《第四届全国老友大聚会》纪念特刊,赫然发现,那个我常常经过的地下矿场,竟然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过去。于是我把该篇名为“历经沧桑的林明矿工马来西亚的锡矿王国——林明地下矿场”的文章内容缩写(摘录或许比较贴切),作为分享之用。

这是一段博物院无法找到的历史。

关于林明

       双溪林明(Sungai Lembing),简称林明,这里曾经拥有过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矿场。林明原是一位华人先驱者得名字,原名林亚山,他带领了一批华人来到这里探採锡矿,而因此得名。据说苏丹曾经娶了林亚山的女儿为妻,把林明这片土地赠予他的妻子作为结婚礼物。而他的妻子后来把这片土地开矿权转让给父亲。



林明矿区遗址。
(photo credit to 米士拉日记)

老邓注:
1988年PCCL公司关门后,这个矿场就被闲置。直至一九九多年的一场大火,把这废置的矿场烧的只剩下柱子。

地下矿工的工作状况

        地底矿工的工作情况犹如在地狱般烘炉里受熬炼过的是非人般的生活。工作的时候,矿工只能穿着短裤,赤着上身,头戴塑料帽,挂着电池灯(早期是火水头),腰缠二公斤重的电池,背起工具袋,装上开水、食物,如果是在“热垅”(40度)里,必须带上一加仑的开水去解渴,吃、喝、小解就地解决,空气稀薄让人头晕目眩,空气充满硝烟、石灰、泥浆和会让遍体痕痒的硫磺水。因此许多工人因此染上肺病、风湿痛、瘟疫以及意外受伤频频。

矿工与工运

       林明地下锡矿业务的成长的背后蕴藏着矿工无尽的血泪悲歌。早期在“佛郎头”(由包工头控制矿工)的制度下,矿工先辈每天早上七点就必须开始工作到晚上七点才能回家,过着见不到日光、暗无天日的日子,工资却只能够户口。林明矿场的劳资双方通过工会与资方谈判解决问题。而根据一些老乡的口述,几十年来共发生了三次大罢工行动。

        四十年代在二战结束后,林明矿场重归英资的怀抱,而成为一个保守的小王国,进出林明的私人车辆都必须申请准证。由于当时的民族主义以及社会主义的思潮随着抗日战争而影响了这个偏远的山城。工人的觉悟提高了,而当时全国泛马工联在林明成立了机建工联(机械工人与建筑工人),为改善生活而要求加薪。

        由于找不到会写英文的人,于是他们邀请了小学的朱老师代写,但资方却要求将朱老师在二十四小时内驱逐出境。机见工联为了抗议资方的无理而展开了罢工行动,全体工人齐集百人俱乐部前面抗议,而小学生也列队游行到来支援,逼使资方收回成命,工人取得第一次的胜利。



(photo credit to 米士拉日记)

50年代全国雇员职工会在林明成立了支会。

        当年林明锡矿公司的超级市场享有免税优惠,当时却不开放给工人,只供欧人和月薪阶级。工人通过工会展开罢工行动,最后公司妥协,答应将免税品优惠给工人,不过全国雇员职工会会最后被吊销注册。

60年代,马来西亚矿工职总进入林明矿区。

        1967年初在马六甲亚沙汉园以及彭亨直凉园发生了两场重要的工潮。这一场工潮主要是因为胶工为了改善生活而改善了70多天的罢工。在漫长的罢工中过程中,工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每星期按时派发基本陪粮给工友。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批年轻的工人在全林明展开了沿户筹款,共筹得三千多元,据悉这笔钱已经足够让直凉园一个月的伙食。经过无数次的筹款活动,锻炼了一批年轻的矿工,提高了工人的觉悟,深深认识社会的不公。


“林明矿工与资方的个别和约”谈判

         1970年矿总主席蔡金水领导展开谈判团,直到1972年取得成功,“佛郎头”最后得以废除。从此矿工成为公司的直属工人。每年的花红、加薪、假期、退休、病假都有假期都由合约的管制,达到基本的福利。

         1972年的锡矿公司开除40多名女工,欲将她们转为私人承包商制,后来工人赞成罢工前夕,公司妥协,女工复工。

         1982年,因为锡价下滑,加上国际锡限,我国采取了生产固打制,公司和工会谈判,不开除工人而采取每月工作十六天制。后来锡价下滑,矿业逐渐成为夕阳工业。

        林明锡矿公司拥有百年的历史,是我国地下锡矿场,有着灿烂辉煌的往昔,林明也因为生产锡矿而闻名遐迩。长达120年的锡矿业,终于在1988年告一段落,而从此地底锡矿工人只能成为历史的名词。

《林明组歌》

林明的河水细又长,林明的悲歌唱不完
我们的祖先在这里开荒,也在这里受苦难
他们梦里的天堂,却带给他们无止境的凄凉。
在那暗无天日的岁月里,多少人被炸死,多少人被活埋!
林明的河水流去了多少的苦难!
总有一天,幸福的花朵在林明的河岸盛开。

资料来源:《第四届全国老友大聚会纪念特刊》——历经沧桑的林明矿工
马来亚的锡矿王国——林明地下矿场


——————米士拉日记 贴文毕——————

来吧~ 

我们来一趟 林明 大碑塘 矿穴 之旅

(以下图片,皆为老邓所摄)

大门入口。
这个大门的造型,保持马来西亚文物博物馆的设计风貌,即 尽量以原汁原貌重现。

建议大家先不要 坐矿车进矿洞。先到矿洞的右手边看看简介。

简介2

简介3 ,有华文说明 。

简介4

老照片




进入矿区的车轨

这辆人力车很好玩,我们父女俩玩了前前后后好久好久。

进入矿穴后,第一个说明看板。细读细读。

这矿穴已被加工扩大,穴洞壁上也以石灰加固、防护,以提高安全性 。


这是原始未改过的矿穴壁。一条一条的条纹,都是戳壁的刮痕。

当工程师凿壁、炸石以后,将会检查矿穴的安全性。若安全无虞,则漆上白色的颜色漆。矿工们只要见到白色的矿穴,便知安全,可安心进出。

矿穴的高矮,只有半个人大小 。所有矿工都必须矮身进出工作。

很小呗 ~


这里是矿穴的控制室 。往上的矿穴,应是大型交通工具的进出孔穴。


下一篇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